林根表示,肺小结节≠癌症,早期肺癌、真菌感染、肺部炎症、肺出血(如基础疾病)等都有可能导致肺结节的产生。
有些结节会随着时间消失,比如炎症导致的结节,消炎后结节就会消失;有的结节会增大;如果结节是良性病变,则可能长期保持不变。因此,要有定期随访的观念,这非常重要,医生会观察结节大小变化和密度变化。
一般而言,如果结节变大,磨玻璃密度结节中的实性变多,那可能是癌症。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很多人担心频繁随访,辐射过多,造成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对此,郑德春表示,不用过度担心辐射问题。目前,肺癌筛查最主要的手段是低剂量螺旋CT。一次检查的辐射剂量仅相当于坐飞机十几个小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一般来说,当检出肺磨玻璃密度结节时,首先在3~6个月进行首次随访,如果没有吸收消失,这类结节需要继续随访,前3年的随访频率一般每年1次即可,3年以后可以每2年1次。如果有肺癌危险因素存在,结合结节的变化情况,可适当增加随访频率。
但值得提醒的是,处于备孕期和怀孕期的育龄期女性和儿童尽量避免无必要的CT检查,确实要进行CT检查时,应对性腺等敏感器官进行辐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