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学医“多”“精” 夯实半个世纪从医路

1964年,吕绍光考入福建中医学院。在老一辈中医教师的引领下,步入了中医殿堂。毕业后,吕绍光进入省级卫生部门,跟随当时的中医学院院长俞长荣教授看诊。

俞老对病历的书写要求很严格,除了写好处方,他叮嘱吕绍光还要写明病人主诉、病史、辨证、治则。写完待俞老复审、批改后,吕绍光再重新抄方交给病人。

俞老对吕绍光说,规范细致的病历书写能给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以便复诊时及时调整用药。所以直至今日,吕绍光还保持着手写处方笺的习惯,一边口头叮嘱患者,一边用钢笔在处方左侧写上服药次数、服药方式等细节,这让他的处方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人标签。

有了这八年跟师学习的经历,吕绍光打下了扎实的中医临床基础,养成中医规范治疗的习惯。之后,他又跟随福州市人民医院名老中医郑荪谋教授学习一年。郑老看病不善言语,辨证却很准确,用药思路也很清晰。曾有一位慢性肾炎患者有血尿和蛋白尿,郑老的处方中除了肾病治疗药物外,还加上了紫苏叶、蝉衣两味治感冒的药。吕绍光对此十分疑惑,郑老解释,慢性肾炎患者一旦感冒,病情就会加重,所以治疗时可先用药预防。

郑老预判疾病发展,防患于未然的治病思路,为吕绍光日后的诊疗提供了指导,他在用药同时,时常兼顾疾病的发展。

1989年,吕绍光进入省立医院中医科工作,首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林朗晖主任成为了他的老师。“他常说,从医要胆大、心细、行方、智圆。意思是当医生胆子要大,但问诊要细致,行事要方正不苟,但不可拘泥固执,要灵活周全。”这句话成为吕绍光一生行医的准则。

在随后的多年时间里,吕绍光还跟随省立医院名医林浩然主任学习妇科,跟随名医叶孝礼主任学习儿科,这些经历为吕绍光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经验。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