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是个法语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都深受法国影响,医疗制度也不例外。援助对口医院以来,队员们观察到他们的许多不同做法。
“刚到这里的半年时间,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的顺手,慢慢融入这里的工作,感觉一切都像放慢了节奏,让人更有时间去思考。”彭捷是宁德市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承担着医院大量的人工标本和医疗队的核酸检测任务。
彭捷所在的生化实验室只有一台非常小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4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不同的项目要在不同的仪器上做,电子化程度不高。这里检验人员不单做检测,也要参与抽血和实验项目的登记,这有助于检验人员对检验的了解和标本检测前的采集质控。同时在和病人的接触中检验人员会获取更多的信息,对后续出具检查报告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10月18日,宁德市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周长嵩与队友接诊了一名被野蜂严重蜇伤的同胞,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遂向援塞医疗队紧急求助。周长嵩立即为患者查体,发现全身有中毒症状。随后,周长嵩紧急对症治疗,经过半小时的观察,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生命征平稳。
“我们在传授技术、传递爱心的同时,也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援助期间,周长嵩不仅担当医疗援助的职能,还用心观察了当地医院许多诊疗手段。
“这两年,国内力推的门诊‘日间手术’在塞内加尔已经运用得非常成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医疗资源有限所致。我所在的大外科有很多小手术,在门诊时,医生诊断患者要做手术,并开了麻醉会诊单和手术费用的单子,患者拿着麻醉会诊单找到麻醉门诊,开完术前检查单后直接缴费,医保会把所需费用一次结算,然后门诊直接约定手术日期。”周长嵩说,目前,国内只有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地方实现了大量的日间手术,流程还没有这么简练,更没有因为并发症下一次住院费用减半这种说法。塞方日间手术体系做法,是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