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喜伤心,是指过分高兴或兴奋,会影响到我们的心脏。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由于生活中的好事情,如中大奖、结婚、过生日、朋友聚会等而过于开心,会诱发一种类似心梗的疾病,有人称之为“开心综合征”。
这种“开心综合征”实际属于应激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
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心梗,超声或造影表现为一过性的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样变。此前认为,该病多在悲伤或愤怒等强烈的负面情绪应激下出现,故又被称为“心碎综合征”。
5月4日,一项覆盖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多中心注册研究显示,在所有的应激性心肌病中,近四成是由于情绪应激诱发的,其中由大喜诱发的“开心综合征”占4%,即1.5%的应激性心肌病是“开心综合征”。
与“心碎综合征”患者相比,“开心综合征”患者中男士比例较高,非典型的非心尖气球样变也明显增多。
该研究还发现,从统计学数据上看,“开心综合征”、“心碎综合征”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相似。
研究一共纳入2482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36.7%由情绪应激诱发,其中4.1%是“开心综合征”。
“心碎综合征”患者和“开心综合征”患者的平均年龄均约70岁。
“开心综合征”患者中男士占18.9%,而“心碎综合征”患者中男士仅占5.0%。
另外,“开心综合征”患者中心尖不呈现气球样病变的患者占27.0%,高于“心碎综合征”患者(12.5%)。
在死亡、肺水肿、心源性休克、中风等住院并发症方面,“开心综合征”患者和“心碎综合征”患者的发生率相似(8.1% vs 12.3%)。
对于确诊的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出院宣教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诊,另一方面也要强调避免因相同原因再次诱发。(阜外说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