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的一栋老小区,爬上6楼,就到了周阿姨的家。家里阳光很好,阳台的一角种满了花,虎刺梅、蝴蝶兰、三角梅、长寿花,在春天热烈地盛开。
周阿姨短发,穿着粉色的针织衫,讲话利落,她说夫妻两人曾跟着外派的女儿,在英国伦敦帮忙带外孙女。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但家附近的小路周阿姨都记得怎么走。而变化发生在2012年。
周阿姨突然失眠,心情低落,常常焦虑,偶尔全身还发烫,跟针扎一样。看了好几家医院,换了好几个科室,医生都说:没问题啊!
越说没问题,周阿姨自我感觉越严重。渐渐地,她不敢下楼见人。折腾了半年多,最后,医生说,要不你去看看心理科吧。
然后,吃了好几年的抗抑郁药,睡眠好些了,却加了一个手抖的毛病。吃饭时,连拿碗的力气都没有。
有人提醒:你这病看着像帕金森。
这才找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叶钦勇主任,确诊为帕金森早期。
“我知道这种病,我伯母得的就是这个病,家里人也不知道怎么治,就让她躺在床上,最后大小便都失禁了,很可怜!”周阿姨回想起当年看到的样子,沮丧、害怕,甚至有点绝望。
“一定要多锻炼!”叶钦勇主任把她拉回现实,“就当它是一种慢性病。”这是鼓励,也是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