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超声“侦探” 寻查消失的“蛋蛋”

作者:福建省级机关医院超声科主任 陈迈

近日,李大姐带着孩子焦急地来到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一进入诊室便询问道:“主任,我家贝贝今年才3岁,今天参加幼儿园入园体检,老师发现他的蛋蛋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影响将来孩子的发育?需不需要手术啊?”

我详细地为孩子做了体检,发现贝贝双侧阴囊空虚,内未触及睾丸,于是给贝贝做了超声检查。详细的超声检查后发现,贝贝的左侧睾丸位于左侧腹股沟处,而右侧睾丸却一直找不见。

难道是罕见的先天性单侧睾丸?

我扩大了超声扫查范围,耐心地寻找“蛛丝马迹”,竟然在贝贝腹腔的角落里发现了右侧睾丸。原来贝贝得的是“隐睾症”。

李大姐懊悔地说:“都怪我,平时洗澡的时候也觉得贝贝的‘蛋蛋’很小,但是以为小孩子都是这样,长大就好了。”

隐睾症又叫睾丸下降不全,指男孩出生两个月以后,睾丸未降至阴囊底部,停留在下降途中的某一部位,包括停留在腹腔内者。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形成隐睾。隐睾的发病率是0.7%~0.8%,特别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更容易发生隐睾。

隐睾有哪些危害呢?

首先,男性的睾丸十分“娇气”,对于温度变化特别敏感,阴囊的温度较正常体温低2℃左右,约35℃,这样的环境利于睾丸的生长发育,当睾丸离开阴囊处于其它相对高温的环境中,会使得睾丸上皮细胞萎缩,破坏睾丸生精作用。如为双侧隐睾,可使该男孩成年后发生无精子症,而造成男性不育,即使是单侧隐睾,也会因该隐睾的破坏,产生多种抗精子抗体,而影响生育能力。

其次,隐睾发生肿瘤的几率比正常人高20~50倍,并有8%的隐睾患者发生癌变,相当于在腹腔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而且隐睾还可能合并腹股沟疝气或发生睾丸扭转等疾病。所以说隐睾对于男性生殖系是有很大危害的。

隐睾能治愈吗?本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所以家长们可以放心。如何治疗呢?部分患儿在1岁以内睾丸可能自行下降,可保守观察,1岁以后自行下降几率很小,应积极治疗。一般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药物可使用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促进睾丸发育,增加睾酮分泌,促使睾丸下降,由于激素治疗有一定副作用且效果不确定,近年来颇受争议,受到严格限制。手术治疗一般认为在两周岁以内进行,可使用开放式外科睾丸固定手术或微创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定位准确、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家长的欢迎,特别是对于腹腔内的高位隐睾,不仅能精确定位诊断,还能进行手术治疗。

■链接

男孩子的父母应认真检查孩子的阴囊,一般在阴囊两侧都能摸到花生粒大小的睾丸,摸时有实物感。如果阴囊空虚,不能摸及睾丸,或只有一个,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部分儿童由于哭闹或者检查时环境较冷,睾丸会回缩至阴囊根部甚至腹股沟区,但是过一会又会下降至阴囊内,这种情况不是隐睾,而是提睾肌受到刺激引起睾丸的回缩,属于“回缩性睾丸”,应该与隐睾进行鉴别。

(作者:福建省级机关医院超声科主任 陈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