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办“患者满意、职工幸福、社会称赞”的医院

三明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孙英明博士在演示使用TOMO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骆腾

三明市第一医院不仅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还是省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非行政隶属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国家静脉血栓防治中心、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专科3个及建设项目9个、市级重点专科及建设项目14个。

在《三明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到,“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包含,加快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促进医疗软实力和硬件上新水平,推动三明市第一医院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目前,生态新城院区可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医院管理“智慧化、全面化、精细化”。同时,引进闽西北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放疗设备TOMO(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俗称托姆刀),配备有PET-CT、3.0T超导核磁共振、高端多层螺旋CT、三合一数字乳腺机、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SPECT等高端医疗设施设备,实现医疗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水平,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

“TOMO是当今最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系统,可以实现全身恶性肿瘤精准放疗,对正常器官起到良好保护作用。生态新城院区启用后,具有TOMO装机条件,我们可以开展更多的诊疗技术,比如儿童肿瘤、立体定向外科、全身立体定向消融技术等,有更多的病人不需要外转了。”三明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孙英明博士说。

专科发展,要有“武器”,还要有会使用武器的人。孙英明是2018年福建省引进人才、省高层次人才。他介绍,目前三明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放疗科医生团队成员70%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1名为留美博士后。为了更好地使用TOMO,肿瘤科团队先后到具有TOMO装机的国内外顶级放疗中心参观学习,与具有丰富TOMO使用经验的放疗中心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TOMO能发挥最佳作用。

吴用样认为,人才培养是专科发展的基础,更是专科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

他介绍,在生态新城院区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和人才储备两手抓。一方面,在增加人才总量的同时,引进高层次的医疗、护理人才,平均每年增加10余名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层培养,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选送230余名医师到全国各大知名医院进修培训。同时针对山区医院,硕博研究生引进困难的问题,医院出台相应激励措施,争取将培养的硕博研究生留在本院,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攻读在职硕博,目前全院攻读在职医学硕博学位的已达到73人。

此外,他强调,医院要走医教研协同发展的道路,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同时能让亚专科发展得到突破,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骆腾表示,两年来,中山一院累计派出30多个临床及管理科室,143名专家到三明第一医院工作,并在三明市第一医院设立了14个名医工作室;三明市第一医院141名医护同行到中山一院进修学习,为高质量发展储备了本土人才。合作共建让三明市第一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实现“双提升”、科研教学成果实现“双突破”,转诊率降幅达36%。今后,中山一院将一如既往地推动合作共建工作扎实开展,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三明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周章彦在生态新城院区启用仪式的致辞中强调,“质量建院、人才立院、科教兴院”,这是护佑一方百姓的三甲医院秉持的办院理念。

生态新城院区作为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化与中山一院合作共建的重要载体,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系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形成省域内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医疗服务“高地”,着力解决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引领区域医学技术发展,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医疗力量,办“患者满意、职工幸福、社会称赞”的医院。

(邓剑云 郑恬恬 黄黎明)

(部分图片源自三明市第一医院、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