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草,形状颇似海藻,晒干后呈淡黄色,在福建地区被简称为石花或者是红丝。
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藻类,主要生长在海峡中潮或低潮带礁石上。石花草的药性清凉,可解暑、降燥安神、清咽润肺。
靠海吃海,聪明的泉州人便想到利用这种海藻,制作成消暑饮品,来度过炎炎夏日。
石花膏的做法是,把清洗干净的石花草和水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50分钟,随后沥出汁水,冷却成冻即可。
制法看似简单,但最传统的石花膏制作之前,还需经历六晒六泡之法,工序极其复杂。
【药材与食材】石花草(或石花膏粉)、醋、水适量。
【烹调方法】先把石花草洗干净,和水一起倒入锅中,加入一点醋,大火烧开,之后转小火煮50分钟,煮好后用白棉布滤出汁水,冷却成冻即可食用。
【出处及应用】石花膏的原料是一种生长在海峡中潮或低潮带礁石上的食用海藻(石花草),形状颇似珊瑚,通体透明泛红,性清凉、可解暑、降燥安神、清咽润肺。在泉州人看来,用石花草制成的石花膏润肺化痰,清热降火,佐以水果、仙草冻、蜂蜜、芋泥等,便是在闽南地区盛行的四果汤了。
如今石花膏,已经是每一位泉州人的儿时记忆——漂泊异乡的游子,要是能吃上一份沁凉心脾的石花膏,他的思绪就总能拉回泉州,拉回那个无忧无虑的儿时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