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医守护着华夏儿女的健康。为传承好中医药文化这一瑰宝,仓山区的多家学校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校的中医文化氛围。
在今年刚刚获评省第二批全省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学校的仓山区第七中心小学,记者看到,学校利用教学楼屋顶,打造集学、识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百草园,为学生提供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中草药科普、劳动实践的园地。
盛夏时节, “百草园”里的中草药长势喜人,金银花朵朵盛艳、迷迭香随风摇曳、薄荷气味芬芳……老师带领同学通过看、摸、闻等方式观察、探索,在认识了解中草药植物的基础上,开启采摘之旅。采摘的过程中,同学们进一步走近并了解了中草药的形态、颜色及生长特点。
除了仓山区第七中心小学,仓山区福湾小学也开设了红领巾百草园实践基地,并以班级为单位划分责任田,各班级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中草药生长记录观察”劳动实践活动。南台小郎中们则化身中医小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述神农尝百草、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华佗开创麻醉药使用先河等历代名医故事。
谈及大力推进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初衷,仓山区福湾小学副校长江强表示,当今社会,西医诊疗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孩子从小受到西医的熏陶比较多,导致中医文化的影响渐渐被弱化。中医文化进校园可以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心态,对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
在仓山区第八中心小学,中医文化通过二十四节气系列宣传活动,将食疗、养生、民俗等中医知识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当学生们品尝着亲手制作的百合银耳秋梨羹等药膳时,不免感叹中医真的很实用。
“只有传承好中医文化,让学生从小埋下热爱中医的种子,将来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中医药人才。”福州市仓山区第八中心小学副校长林勇说。
作为省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学校,仓山区第七中心小学则计划着加大投入力度,增设中医药校本课程、开设中医药社团等,提高全校师生对中医药基本知识的认知。“我们还将开设‘百草讲堂’、‘百草标本馆’、班级中药知识宣传栏等,形成浓厚的科普氛围。同时举办系列中医药科普活动,让学生从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感悟生命的美好。”仓山区第七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国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