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吃过薄荷糖吗?喜欢吃薄荷那种凉凉的感觉吗?”一说起吃糖,来自仓山区第八中心小学的“小郎中”们顿时被吊起了胃口,来自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的朱贲峰则趁此机会,向孩子们讲起了薄荷这味中药的功效。
从生活入手,朱贲峰在“识百草”的课堂上运用风趣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让孩子们感受身边的中医药,懂得了不少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即药材。
在福州市仓山区第八中心小学的“探百穴”课上,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的林丽莉教授通过鲁班造亭的故事,巧妙引出了人体的重要穴位——身柱。听说日常按揉身柱穴能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孩子们一脸兴奋地在各自同桌的背部脊椎处仔细摸索,相互探寻身柱穴的位置。林丽莉也走到每位同学的身旁,手把手指导。
“看中医时,你们知道如何正确地伸出舌头吗?这可是有诀窍的。”在仓山区福湾小学“说四诊”的课堂上,李宇涛的一个提问引发了大家的兴趣。课堂上,通过图片展示、生动的比喻,李宇涛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教会“小郎中”通过舌头的形态、色泽、质地等外在表现,了解人体内在脏腑、气血津液等健康状态。他还讲解了对应的改善方法,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学得聚精会神。
6月21日是仓山区实验小学流花溪分校“寻经络”课程的收官课,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许金森带上硕士团队,给孩子们来了一场收官大比拼。比赛中,“小郎中”们兵分两队,竞相举手抢答手部三条经络的知识,课堂气氛不断推向高潮。最终,两队旗鼓相当,都获得了丰厚奖品。
见此情景,许金森老师高兴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孩子,对于中医知识的理解能力这么强,他们思维很活跃,看得出对中医的热爱。”
对此,林丽莉也深有同感。“过去我们的教课对象都是大学生,或许有些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不懂中医,但其实中医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中医治未病的知识很多都走入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与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