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从业22年 曾连续工作三四十小时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心外一科主任医师 林智

林智

家在医院对面,曾一个月没回去

2001年,从学校毕业后,我就进入了刚刚成立的厦门心脏中心(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作为一名住院医师参与了心外科的组建过程。时间一晃,已过去了20多年。

那时,心外科只有三名医生,人手非常紧缺。当时既要上台手术、写病历,还要兼任重症监护室(ICU)的值班医生……为了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我就住在医院。

当时家就在医院对面,但实在太忙了,一星期回去一次,甚至一个月回家一次是常有的事。回到家也仅是匆匆换洗衣服,又要赶紧回到医院。因为病人就在那里等着,科里人手实在转不开。最忙时连续三四十个小时没有合眼过。

病房、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三点一线,因为医疗环境需要,医院几乎都是恒温,再热的天、再冷的天都是穿着手术衣在医院度过,我竟然忘记了四季的区别……毕业进医院时是夏天,大概到第二年夏天,我才有机会到对面街上走一走。

但是,也正是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大量实战的机会,让我在一台又一台手术中,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心外科医生。

心外科医生需要胆大心细

绝不可以单打独斗

作为一名心外科医生,需要胆大心细,综合考虑病人的状况,判断分析做好方案。既要熟悉解剖,又要有随机应变的创造性思维,来应对各种多变的病情,比如遇到大出血,如何能够迅速止住血,如何修复器官的功能等。

通俗地说,做心外科手术就像在两栋高楼之间走钢丝,需要平时不断练习,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勇敢又细致地往前走。

心外科是一个密切的整体,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尤其是上台手术时,绝对不可以单打独斗。每一台手术都需要有外科医生、麻醉医生、体外循环医生、手术室护士等十几名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流畅进行,不出差错。

通过长期磨合,医生和护士之间形成了不需要言语的默契,医生手一伸护士就知道这个环节该递什么。

医生是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

医生是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厦心工作几年后,我先后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跟随廖崇先教授、陈良万教授等名师,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移植、大血管手术等高难领域不断精进。

后来还获得出国进修的机会,不仅开拓了视野,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技术,也接触到国外的精细化诊疗模式。

厦心如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厦心人一直以来坚持“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上级医生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积累的医疗经验,传授给新人,也离不开厦心人自身的不断学习。

以前下班后,我经常在家用猪心模拟练习到深夜,常常去买猪心,一买就是十几个,卖猪心的阿姨都记住了我要的猪心不能放血不能切。

医生不只是个手工匠,外科手术就像一门艺术。外科医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就像作家,有好的素材,才能有好的灵感。

在假期外出游玩时,我的脑海中经常还想着手术,比如,在海边看到帆船,会想到被海风鼓起的船帆,就像被血液充盈的心脏瓣膜一样。而我的家人也早已习惯了我的“职业病”。

患者的肯定是医生最大的动力

如果要问作为医生最大的动力是什么,对我而言,那一定是患者的肯定!

十几年前,我曾为一位阿姨做了双瓣置换手术。如今,年过七旬的老太太身体还很硬朗,多年来一直坚持找我随访。老太太信佛,经常拉着我的手说:“林医生,我每次拜佛都跟菩萨说要保佑你。”

患者的肯定,更让我坚信,作为医生,再苦再累,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心外一科主任医师 林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