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登革热近期多发 出行注意防范

本报综合各地疾控

今年以来,全球多地暴发登革热疫情。近期,福州多家医院发热门诊陆续接诊登革热患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詹医生介绍,近日门诊接诊了一对60多岁的夫妻。妻子已发热5天,持续高热,伴肌肉酸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显,就医当天四肢有红色1~2mm出血性丘疹,登革热抗原检测为阳性;丈夫当天也感觉有点低烧,顺便也抽血检查,结果也为阳性。

夫妻俩近期无外出旅居史。对此,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竹提醒,每年7到10月,雨水增多、蚊虫繁殖活跃,我国正处于登革热流行季,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如有症状,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世界上传播最快的热带疾病。患者通常是被携带有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感染而导致,就是我们老百姓平时常说的“花斑蚊”。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林竹介绍,登革热主要的症状概括为“热、痛、红、疹”四个字,市民可以凭借这些症状来判断。

热:就是指突然高热,可达39℃~40℃。

痛:就是指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与骨关节痛,全身乏力。

红:是指可能出现面、颈、胸部以及四肢的皮肤发红。

疹:就是指身上会出现一些皮疹。

除此以外,还可能有出血、恶心、乏力等表现,严重可导致死亡。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而且在自己生活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又或者近期去过登革热流行区,就应考虑自己可能感染了登革病毒,这时就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

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药,如果出现以上疑似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做好防护不让蚊虫靠近

林竹强调,防蚊灭蚊是防范登革热的关键。

平时要注意清除积水,防止蚊虫孳生,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这些防蚊装备,外出的时候穿浅色的长袖和长裤,裸露的皮肤喷驱蚊花露水。

花斑蚊喜欢在小水体上产卵繁殖。暴雨内涝水退之后,低洼处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积水区,再加上各种坑、沟、储水容器、废轮胎积水等,都会成为蚊类最佳的孳生地。

因此,要及时清理积水,消除伊蚊孳生地。尽快填塞小区周围积水坑、洼地,疏通水沟,防止积水生蚊。对户外的小型容器,如罐头盒、瓶子、轮胎等马上予以清理。家里的花盆、花瓶等积水也要及时清理,水养植物及时换水,观赏水池等可以养鱼来吃掉蚊卵和幼虫。

同时,做好家庭防护,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必要时可使用蚊香,但要注意保持室内适度通风。如果家里有婴幼儿、孕妇等,应尽量避免使用。

被咬了不能随便挠

当蚊子于1米距离内锁定一群潜在目标时,容易出汗者、穿黑衣服的人容易变成蚊子的“香饽饽”。

想避开蚊子,首先就要让它们讨厌自己,容易出汗的人要及时擦去汗液,运动后要尽快洗澡,少用香水、润肤露等化妆品,少穿黑色衣服。

科学止痒,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刚被蚊子叮咬时

用冰块冷敷或者轻轻拍打,再涂抹清凉油等外用药物。一般来说被咬后15分钟瘙痒感就会明显消退。

●局部起大包时

可以把湿毛巾放入冰箱后敷在被叮咬部位上,每2~3小时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已经红肿发炎、溃烂时

可使用红霉素软膏等预防感染,如伴有发烧、寒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本报综合各地疾控)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