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70%可保守治疗 加强锻炼很重要

临床上,70%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以保守治疗,30%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基础治疗:包括加强患者教育,改变不良的姿势,如久坐、葛优躺等;加强运动,如游泳;加强核心力量锻炼,减缓腰椎盘压力,锻炼腰背肌(见图);平衡饮食、维持理想体重;燕子飞等。

药物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镇痛药、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和中药。

镇痛药可用于腰椎管狭窄症的疼痛控制,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和肌肉松弛剂;

血管扩张药(如利马前列素片)可通过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等机制,从而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可减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症状,可能对提升行走距离有益。

此外,近年来,中医药在DLSS治疗领域也取得了一定进展,DLSS属中医“痹证”“痿证”“腰腿痛”等范畴,可以根据辨证论治原则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

物理治疗:如推拿、针灸、射频、牵引等,可改善周围神经血运。

手术治疗:对于腰椎管狭窄严重,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马尾综合征等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经保守治疗3~6个月无明显缓解的患者应该接受手术治疗。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