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域医共体的资源调配下,朱口镇音山村、石辋村、王坑村卫生所的“中医阁”得以落地实行。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泰宁县总医院的每个基层分院均有中医馆,全县8家村卫生所已配备中医阁,各基层分院会不定期开展村医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依托县总医院驻乡帮扶机制和流动医院巡诊车,朱口镇各乡、村老年人每月可以在“在家门口”享受到中医科、康复科、理疗科等专家提供的免费中医药服务,至今共受益630余人次。中医药服务的“进村入户”,解决了群众对中医养生的需求,也让泰宁县中医适宜技术打通了面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系列“中医全科化”模式
从慢病切入打造特色健康管护体系
在泰宁县,有23支“特殊的”健康管理队伍,他们由总医院医共体全体医务人员组成,按照居住地划分服务小区、组成服务团队,为片区内居民开展健康普查、慢病筛查、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实行网格化健康服务。
不仅如此,县总医院党政班子还纷纷下沉到各基层分院协同管理,各科室主任和骨干也时常“进乡入村”,开展各项诊疗活动、访视重点人群、给予基层医生业务指导。泰宁县医共体管理、人才、病种的“三下沉”,让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率从2011年的34.87%提高至2022年的59%。
同时,慢病群体作为健康管理工作的推进切口,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健康体检及评估,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与监督,对重点人群进行慢病高危因素筛查等早已成为县总医院每年“必做”的工作。长此以往,泰宁县慢病及特殊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重度精神病、肺结核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5.2%、85.6%、91.2%、100%。
据泰宁县总医院副院长饶春财介绍,泰宁县医共体正在实施的包括医疗能力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提升工程、中医建设提升工程等在内的“六大工程”,将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促进泰宁医疗发展。
“下一步,泰宁县将不断完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推进朱口中医‘治未病’示范镇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泰宁县卫健局副局长吕裕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