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上一篇

“智力引擎”再添彩 激活人才培养“一池春水”

医疗技术水平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而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呼吸内科重视学科建设,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外,科室还与国内知名的专家团队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协作,2023年3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慢阻肺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淋巴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徐凯峰教授加盟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这位在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和罕见疑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慢阻肺和哮喘的长期有效管理和康复、淋巴管肌瘤病(LAM)和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等罕见疾病等领域有深入研究的著名专家每个月来厦出诊、查房,不仅造福当地患者,也吸引浙江、江西、江苏等外省患者前来就医。同时,还通过会诊、讲座、研讨等方式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上个月初,一位来自浙江省的女子匆匆走进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呼吸内科外聘名医诊室。这位年仅33岁的女子名叫朱朱(化名),正在事业上升期,在最近公司组织的例行体检中,发现了她身体里的秘密——肺里出现多发囊性改变。朱朱想找徐凯峰教授看病,但想了各种办法也没能约上他的号。辗转得知徐凯峰教授每个月会到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出诊一次,立即抓住机会,约上了他的号。

在这家医院,让她悬在心底好长时间的“迷案”得到揭晓:是淋巴管肌瘤病。徐凯峰教授给了她详尽周全的解释和治疗指导,她的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

(廖小勇 夏华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