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痔疮,民间流传最广的一句话莫过于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可见痔疮的发病率是非常高。其中便血是痔疮的典型症状,人们往往自行处理,随便外用点药物了事。殊不知便血症状不仅是痔疮独有的,直肠癌也有类似症状。临床上很多直肠癌患者容易被误诊为“痔疮”,很多患者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痔疮”患者。他是一位中学教师,年过中旬,自述患“痔疮”好多年了,平时偶尔喝酒、吃上火东西排便时肛门会出血,后来三天两头大便带血,不得已就在当地小医院把痔疮给割了。然而好景不长,术后不仅便血没缓解,下腹部还隐隐作痛。在此期间,身边的同事还劝他做一次肠镜看看,他听说肠镜很难受,还要吃泻药拉一整天,而且平时身体很好,生活规律,连感冒发烧都少有,身体怎么可能会有问题,就这么拒绝了。
这样陆陆续续持续了大半年,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还感觉体重减轻、脸色蜡黄,这才在家人劝说下来到附一医院肛肠科检查。肛肠科洪键晨主治医生听完他的诉说,心里不免警惕起来:“不会又是一个被痔疮耽误的病人吧?”果然肛门指诊一摸,就印证了医生的猜想,距肛门5cm处可触及一巨大环周占位,后续的肠镜病理、腹部CT增强等检查也确诊了是直肠癌伴有肝转移,晚期肿瘤!真的是令人惋惜。
痔疮与肠癌,同为大便出血,该如何鉴别
区别一:
痔疮是直肠下段、肛管和肛门缘的静脉丛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俗称“肛垫”,是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长期久坐、便秘、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导致肛垫组织静脉迂曲形成病理性改变,排便时血管组织局部摩擦破损引起出血。
直肠癌是起源于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人体的“异常组织”。直肠癌的本质是肿瘤细胞和供应肿瘤细胞的滋养血管。因此,其出血来源多是癌浸润直肠黏膜使其表面溃烂或肿瘤本身血管破裂出血导致。
区别二:
痔疮出血靠近肛门口,颜色鲜红,多不与粪便混合,便秘、饮酒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容易出现,表现为便后手纸上带鲜血,或者滴血,严重者出现喷射状出血。保持良好的饮食及排便习惯多数可自行缓解。
直肠癌便血则表现为大便中混有血液、黏液,甚至脓液相互混杂,不易分开,而且往往伴有排便习惯的显著改变,比如大便不成形、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等,甚至短时间体重下降,消瘦。
区别痔疮和直肠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鉴别痔疮与直肠癌,主要靠专业医生检查,自己千万不可自作主张。常见的检查手段有:
1.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是医生戴手套,食指润滑后伸进患者的肛门进行触诊,检查直肠壁有无新生物等。过程简便,不需借助任何设备,是一种无创、廉价、方便的检查方式。临床上80%的直肠癌属于中低位,简单的肛门指检即可发现病变。
2.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含病理活检)是直肠癌筛查、诊断的金标准。年过40岁,即使没有任何肠道症状,也建议每年做一次肠镜。因为绝大多数的肠道肿瘤,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
总之,如果您经常大便带血,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找专科医生进行检查以排除直肠癌的可能。即使是医生明确了痔疮出血,如果治疗一段时间后仍然有便血时更要进一步检查,以免肿瘤出血被痔疮出血所掩盖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作者:洪键晨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16区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