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非典”真的来了吗

作者:杨闽霞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邓朝胜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科 主任医生

近期,福州33岁的刘先生反复咳嗽,并有低热,偶伴有全身肌酸痛。刘先生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并未予重视,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出现憋气感明显、全身乏力、头痛的症状。

刘先生随后来到医院求诊。经过血常规、炎症指标、呼吸道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抗体的筛查,发现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明显阳性,最后确诊刘先生得的是“非典型肺炎支原体感染”。经过调整用药,使用阿奇霉素抗支原体感染,止咳化痰,并叮嘱其注意休息,保持房间通风。经过几天的治疗后,刘先生咳嗽、憋气感明显好转,未再发热、乏力等不适。

最近大家口中听到最多的热点医学名词,莫过于“非典型肺炎支原体感染”,就仿佛伴随冬季来临,深深揪着每个患者的心…….它,到底是什么,让人听着如此害怕?经历过“非典疫情”那段时期的人现在听到非典都闻风丧胆、担惊受怕,以为“非典”来了,其实“此非典非彼非典”。2002年非典型肺炎其实是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而今天提到的非典型肺炎是由非典型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等)引起的一类肺炎。

何为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是什么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够独立存在的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体。它既不属于细菌,它没有细胞壁,也不像病毒需要寄生在细胞内,它可以在细胞外长期存活。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指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也是这一波肺炎的罪魁祸首。

每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人数多吗 高发季节是什么时候

肺炎支原体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前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2017年至2020年全球发病率为8.61%,在新冠感染期间由于大家都佩戴口罩因此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然而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又呈现死灰复燃现象。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都有发生,但在非流行期,发病率往往在夏季升高,并在秋末或冬季达到高峰。

肺炎支原体如何传播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所以经常在近距离生活在一起的人群(例如,家庭、学校、医院等)当中流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什么人容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后有哪些表现

支原体普遍易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通常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感染,且主要发生在5岁以上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最经常出现的是发热和刺激性咳嗽,且往往伴随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症状,如果出现持续性高热,提示病情较重。

如何诊断支原体感染

当前最常用的手段是支原体抗体测定:支原体-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4~5天出现,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诊断指标。还可以进一步通过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 支原体-IgM抗体滴度,单份血清抗体滴度>1∶160可以作为支原体近期感染的标准。此外,也可以像新冠那样检测支原体的核酸,对早期诊断很有帮助。

支原体怎么治疗 为什么近期大家都在说支原体耐药很严重

支原体因为跟大家常说的其他细菌病毒不一样,缺乏细胞壁,故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头孢或先锋类药物对其都是没有作用的。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这边特别要强调的是,喹诺酮和四环素类药物我们一般不用于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不会很重 有没有后遗症

大部分感染者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极少数重症患儿可能会遗留呼吸系统后遗症,闭塞性支气管炎、闭塞性细支气管、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等,因此我们要重视重症支原体肺炎。

(作者:杨闽霞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邓朝胜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科 主任医生)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