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大寒时节推荐药膳:虎尾轮炖排骨

虎尾轮,学名猫尾草,因它的花柱形似猫科动物蓬松的尾巴而得名,在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随处可见。

1959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编写的《闽南民间草药》中记录其“甘微苦,平”。这时虎尾轮正式从民间进入大众视野。

在福建,人们喜爱用虎尾轮根须炖汤,不仅汤色鲜美,带着淡淡的参味,还能发挥虎尾轮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帮助消化,开胃化食,有利于消积健脾、滋阴益气,特别适合厌食的小孩食用。

虎尾轮炖排骨的制作过程非常简单,首先焯去排骨血水,将一两洗净的虎尾轮根须,同葱姜共同煨于清水中,至于蒸、炖、压、煲的烹饪方法,不影响虎尾轮为劳累的身体重新注入活力。

都说,福建人爱拼搏,可能也是因为他们总在疲乏时,能遇见一碗热腾腾的虎尾轮炖排骨,舒活筋骨,滋补心田,让人再次整装,继续前行。

【药材与食材】虎尾轮根50g,排骨或筒骨500g,生姜5片,盐适量。

【烹调方法】虎尾轮洗干净、剁成片;猪骨头切块,焯水;二者与生姜一起下锅熬煮,至熬出浓浓的草根汤,加盐调味即可。

【出处及应用】虎尾轮在福建一带比较常见,炖汤喝,有消积健脾、开胃化食、滋阴益气之功效,特别适合厌食的小孩食用。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