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医防融合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感染楼”落成

张鸿鹏 吕培聪 万馨璟 许群雄

领导现场合影留念

城东院区“感染楼”落成

为有效提高医院公共卫生服务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月2日,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感染楼”正式投用,同时,省内首个聚焦细菌真菌感染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正式揭牌。据悉,“感染楼”按照“平急两用”进行设计建设。未来,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将为泉州市百姓健康树起一道安全保障。

医防融合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据悉,泉州市第一医院“感染楼”项目是泉州市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感染楼”项目于2018年6月立项,2022年12月开工建设,2023年12月底完工,按照公共卫生职能设置,为地上五层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为6306平方米。

泉州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郭如意介绍,大楼分区明确,各楼层根据“三区两通道”的平面布局进行设置,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实现挂号、检验、检查、取药、治疗、留观“六不出门”的闭环管理,在一栋楼内享受“一站式”全流程诊疗。

“大楼的建设采取‘平急两用’的模式。”郭如意说,“平时”主要收治不明原因发热待查、各系统细菌真菌感染病、各类型肝病及结核病、艾滋病等患者。当遇到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整栋大楼在“应急”状态下可迅速转变职能,进行全封闭管理,转入应急的“战斗”状态,成为专门的传染病楼。

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苏智军表示,“感染楼”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功能和布局,完善国家级培育基地、省级重点专科、省细菌真菌感染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全方位推动感染病的诊治、科研、培训教育、预警监测等建设,提升感染病患者的接诊服务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为泉州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树起一道新的屏障。

省内首创

聚焦细菌真菌感染病研究

活动中,福建省细菌真菌感染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同步揭牌。据悉,由该院建设的福建省细菌真菌感染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于2023年12月正式获批,是省内首个聚焦细菌真菌感染病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着力提升福建省细菌真菌感染病诊治能力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近年来,科室在苏智军院长的带领下,一直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在培养人才、建设学科、发展专业、科研教学等方面,都走到了省内乃至国内的前沿。尤其在聚焦细菌、真菌、肝炎病毒等感染病的诊疗技术创新和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在承担全市日常传染病救治工作,发挥了领头作用。科室2018年入选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2023年获批国家卫健委细菌真菌诊治培训项目培育基地和福建省细菌真菌感染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在仪式上,泉州市卫健委主任苏松炎在致辞中希望,第一医院要全力提升传染性疾病患者医疗救治能力,分级分类组建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医疗救治团队或诊疗组,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要科学合理做好病区开放的规划设置,保持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战斗力。要充分发挥“哨点”医院监测预警作用,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多点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提升医防综合能力,确保应急时能第一时间响应。

对此,苏智军院长表示,今后医院将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推进健康泉州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张鸿鹏 吕培聪 万馨璟 许群雄)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