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主要通过照射阳光来获取维生素D。事实证明,人类在这一点上有一点像植物:可以通过类似光合作用的过程,利用紫外线获得人体所需要的物质。
1928年,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奥多·莱因霍尔德·温道斯因发现人体如何利用阳光合成维生素D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维生素”一词由波兰科学家卡齐米尔·芬克创造,他将“vita”(在拉丁语中意为“生命”)和“amine”(氨基酸,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相结合,创造了这个词语。将这种此前未知的物质称为“维生素”,无疑赋予了它一个有益的光环。
美国塔夫茨医学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的内分泌、糖尿病和代谢科主任阿纳斯塔西奥斯·皮塔斯(Anastassios Pittas)说:“从演化学上看,通过皮肤合成算是获得维生素D的一种自然、适宜的方式。”
皮塔斯说,人的肝脏和脂肪细胞会储存维生素D,以备未来所需。这意味着你并不需要每天都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皮塔斯说,人体内储备的维生素D通常能维持10~12周左右,即使人们在冬天无法通过阳光获得大量的维生素D,肝脏仍然能维持体内的维生素D循环,帮助人体维持足够的钙、磷水平。不过随着一些研究显示,补充维生素D可能会降低心脏病、癌症、糖尿病和一系列其他疾病的风险,人们开始对额外补充维生素D变得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