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是预防和减少儿童新发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重要战略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2—2025年)》,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倡议,维护母婴健康权益。如果感染了“艾梅乙”,还能生下健康宝宝吗?
什么是“艾梅乙”
“艾梅乙”简称三病:即艾滋病、梅毒、乙肝。
艾滋病: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此期间艾滋病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梅毒: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而发生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染,也可由输血、手术甚至衣物等间接传染,而在孕妇怀孕的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从而造成母婴传播。
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机体后引起的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性传播及皮肤黏膜破损传播等。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等于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没有肝炎的症状、体征,也没有肝脏损害的征象,但两者均有传染性,且可能相互转化。
什么是“艾梅乙”母婴传播
女性感染了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可以通过怀孕、分娩、哺乳传染给孩子,即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艾梅乙”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不分男女,同AIDS患者、梅毒、乙肝感染者发生直接体液接触性行为,均有很大概率感染。
2.血液传播。直接或经伤口的血液输入也会传染。
3.母婴传播。
宫内传播:母体血液中病原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分娩传播:在分娩时,母亲血液中的病原体通过宝宝皮肤、黏膜的损伤处进入宝宝体内。
接触传播:分娩后母亲通过与孩子的密切接触(如亲吻、哺乳),病原体从宝宝消化道黏膜破损部位进入体内。
能生下健康宝宝吗
答案是:可以。“艾梅乙”感染妇女怀孕后,尽早到医院接受检测和规范治疗,并在治疗后定期复查。婴儿出生时接受规范的预防性治疗,“艾梅乙”母婴传播是完全可以被阻断的。
“艾梅乙”感染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HIV感染的妈妈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因为艾滋妈妈在哺乳过程中有可能因为乳头破损、皲裂或者宝宝口腔黏膜破损造成感染。梅毒感染的妈妈如果孕期经过正规的抗梅毒治疗,无乳头皲裂和乳腺炎时可以母乳喂养。如果乳房、乳晕上有梅毒疮或破损伤口,要暂停亲喂,可以改用手挤奶或吸奶器来排出乳汁,进行消毒,直到伤口愈合为止再恢复亲喂。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获得双重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刘兆董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