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市县医院门可罗雀”是医改前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是老百姓对“小医院”实力的不放心。如何解决这一痛点呢?
我们将视线投向位于晋江罗裳山下的全国县域首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
2020年,依托晋江市医院建设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下称“上海六院福建医院”),以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应运而生。
“如果没有上海六院团队的加持,很多手术我们没有底气开展。可短短4年,我们从底子薄、本科生都很难招到的小医院成长起来了。如今,我们的病人覆盖了江西、贵州、四川等二十多个省份,菲律宾的病人甚至‘打飞的’回来找我们看病。”晋江市医院一名骨科医生亲历了一家“‘小医院’的崛起”。
在三明,依托“大医院”合作共建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也在带动市级、县级医院“成长”。
将乐县的汤先生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不幸发生了脑转移,出现头痛、头晕、行走不稳等颅高压征象,甚至一度意识不清,辗转到三明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放疗科求诊。
“病人当时的病情极其凶险,在大脑、小脑发现3个转移灶,并且其中一个距离脑干不到2毫米,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生命。”孙英明博士团队详细评估汤先生病情后,决定采用TOMO放疗技术。
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陈勇教授团队的指导及三明市第一医院物理师团队设计的放疗计划,孙英明“主刀”治疗后,病人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肿瘤病灶明显缩小,脑转移症状基本消失,全程无副反应发生。
“看着病人从一度意识不清到自己走着出院,我们很欣慰。”孙英明说。
至2023年底,已有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在福州、厦门等地全部投入运营;在推进首批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依托3个市级和6个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布局新建了9个项目;全省59家县(市)综合医院已建成胸痛、卒中、呼吸诊疗、创伤“四大中心”155个,县域急症抢救能力显著增强。数据彰显的是,我省高水平医院建设提速扩面,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什么是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医疗中心能给百姓带来什么?
三明市第一医院院长吴用样用15个字给出了回答:“那一定是老百姓能在家门口看好病。”
“家门口,看名医”,是尤溪县总医院打出的一句口号。
尤溪县总医院副院长詹承朝认为,作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大家长”,总医院要联动上级医院,不断提升诊疗能力,也要把优质医疗资源往下铺,铺就到村民的家门口。
54岁的陈怀先(化名)血液透析治疗已有8年,今年2月尤溪县总医院新阳分院(新阳卫生院)的血透室启用之前,他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赶班车到县医院透析。
而今,躺在新阳卫生院血透室的病床上,陈怀先满脸带笑地对记者说:“你看,从病房的窗户望出去就能看到我家,走回家只要十几分钟。”
急危重症能在“家门口”得到及时救治,是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生动写照。
(下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