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会“隐身”的肺癌

本报记者 张鸿鹏

杨栋勇

扫描二维码,加入卫生报肺健康交流群,一起来问医生

肺癌是我国癌症中的“头号杀手”,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且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

10月11日下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院感管理处副科长杨栋勇做客《医生我想问》直播间,为大家分享肺癌的相关知识。

截至目前,多平台在线观看与回看17万余人次。

为什么很多肺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体检时候明明都没有问题,为什么半年后就诊断出肺癌晚期?”

直播中,不少网友向杨栋勇提出这样的疑问。

杨栋勇解释,肺癌的隐匿性是其晚期发现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使得患者很难察觉到身体的异常。

“即使出现轻微的咳嗽、咳痰或胸痛等症状,也往往将其归因为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从而忽视潜在风险。”

其次,肺癌的筛查和诊断手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X光胸片作为传统的肺癌筛查手段,难以发现早期的微小病灶。而更先进的CT扫描,由于高昂的费用和潜在的辐射风险也使其难以普及。

此外,一些患者由于缺乏健康意识或经济条件限制,往往选择在出现严重症状时才就医,增加了肺癌晚期发现的风险。

免疫治疗并不是适用于所有肺癌患者

作为一种治疗肺癌的创新疗法,究竟哪些肺癌患者可以接受免疫治疗呢?

“免疫治疗并不是适用于所有肺癌患者。”杨栋勇介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肿瘤类型、基因表达情况等多个因素来综合评估。一般来说,晚期肺癌,尤其是病理提示PDL1高表达患者,可能会成为免疫治疗的潜在受益者。

免疫治疗的效果因个体差异也有所不同。杨栋勇提醒,门诊中有不少晚期肺癌患者因应用免疫治疗而实现了更长生存,甚至个别患者治疗至今已存活6年以上,仍没有复发。但有些患者则疗效不佳,肿瘤继续进展。

据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是委省共建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福建省呼吸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研究中心。科室已经可以应用国际国内先进的肺癌治疗技术和方法,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呼吸介入治疗、支气管镜下及经皮肺癌消融技术等,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希望。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支持单位: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