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甲流夫妻的传染源溯源
暑假前,医生在门诊接诊了一对出现咽痛、发热和咳嗽的老年夫妇,其中老爷子因为出现病毒性肺炎需要住院治疗。医生结合两口子同时发病,出现流感样表现(咽痛、发热、咳嗽),又是在流感流行季节,初步判断老爷子两口子很有可能是感染了流感病毒,并详细追问了一下家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病人。老奶奶说这段时间孙子正准备期末考试,但班级中有不少发热的同学,之后孙子也出现发热,到医院一查是甲流,因为症状不重就在家中口服药物治疗。平时孩子的父母上班,老两口就主动照顾生病的孙子……
听完老两口的描述,医生基本上初步可以判断,这是一起由学校向家庭传播的流感聚集性案例。
如何阻断类似家庭聚集的流感,医生给出以下建议:
1. 家中老人注射流感疫苗。
2. 学生注射流感疫苗。
3. 流感季学校班级加强通风管理。
4. 发病后在家休息,家人照顾时最好戴口罩、勤洗手、通风。
5. 在照顾流感患者的家庭成员,其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可以在照顾期间除了前述的保护外,再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口服药物预防。
什么是流感?流感的危害是什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冷、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也可以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颜面潮红,部分还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流感的危害主要是容易并发肺炎,病情严重的还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等。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多种并发症,甚至出现多器官衰竭而危及生命。
研究表明:我国平均每年流感导致的流感样病例超额,门急诊就诊例数为300万,其中超额死亡例数为9万,大都是老年人、幼儿、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病人、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又被称为流感的重症高危人群。除此之外,“妊娠期及围产期妇女、肥胖人群”也是流感的重症高危人群。
为什么建议在校师生注射流感疫苗?
我们提到流感疫苗的推荐人群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得了流感之后很容易变成重症的人群,称之为流感重症高危人群,如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孕妇、肥胖人群等;另外一类是感染流感者很容易造成传播的这部人群:主要是在聚集场所的人群,如在校学生、养护中心人群、医护人群。在校学生属于第二类人群。
以学校为基础的流感疫情暴发往往早于季节性和大流行性流感在社区的传播。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据我国流感中心的监测,福建省流感的流行季节多为每年1—2月份和6—8月份的双周期高峰,而这个时间段里刚好有我国传统春节,学校的期末考、中考、高考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如果学校中的学生和老师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明显减少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从而减少学生的缺勤和家庭负担,也不至于影响学校的教学进程。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建议在校学生和老师最好能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有重要升学考试的毕业班师生。
(作者:蔡茂胜 石狮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