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治疗痛风的中药

许文锟 泉州市正骨医院 风湿科 主治医师

中医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主要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内伤等因素有关。痛风属于“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痰瘀痹阻经络。痛风的发生与人体的肝肾功能密切相关,尤其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内在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上多采用清热利湿、化痰祛瘀、活血通络等方法,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消除症状和预防复发的目的。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及其功效。

中医不同证型的痛风

中医将痛风分为不同的证型,包括风湿热痹型、风寒湿痹型、痰瘀阻滞型和脾肾阴虚型等。不同类型的痛风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案:(1)风湿热痹型: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口干,口苦,局部皮温增高,舌苔厚腻、脉象滑数或浮数等全身性症状。(2)风寒湿痹型: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疼痛可能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或固定在某一部位,疼痛剧烈,遇冷则加剧,得热则稍缓,舌苔通常表现为薄白或白腻,脉象多浮紧或弦紧。(3)痰瘀阻滞型:关节刺痛、肿胀、变形,屈伸不利,痛处不移,皮下可见硬结,舌体胖色黯,苔白腻,脉沉弦滑或脉象弦涩。(4)肝肾阴虚型:膝关节肿胀、疼痛或酸痛,常伴有头晕耳鸣、失眠盗汗、腰膝酸软、面色无华、不喜动等症状,舌红苔薄或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或弦细。

治疗痛风中药

1.风湿热痹

痛风的风湿热痹证常选用宣痹汤加减,常用的药物有威灵仙、苍耳、防己、杏仁、慧苡仁、半夏等。

2.风寒湿痹

痛风的风寒湿痹证常选用乌头汤加减,常用的药物有川乌、芍药、黄芪等。

3.痰瘀阻滞

痛风的痰瘀阻滞证常选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秦艽、川芎、桃仁、红花、没药等。

4.肝肾阴虚

痛风的肝肾阴虚证常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常用的药物有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等。这类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消炎止痛的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疼痛缓解期可选择桂枝、附片、三七粉等中药,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痛风舒片、复方伸筋胶囊等药物,以达到较好的疗效。痛风患者在饮食方面不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可以用热敷、针灸等方法缓解疼痛。

活血通络、利尿、排石类中药

1.防己

防己性凉味辛苦,归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通利关节的功效,适用于痛风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及小便不利等症状。

2.威灵仙

威灵仙性凉味辛咸,归膀胱小肠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功效,能够缓解痛风引起的风湿痹症。

3.车前子

车前子性寒,味甘、淡,归肝、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明目、祛痰等功效,适用于痛风引起的血尿、小便不利等症状。

中药治疗痛风的注意事项

虽然中药治疗痛风有一定的疗效,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因此治疗的药物和剂量也会有所不同。(2)辨证施治。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3)副作用。部分中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4)联合治疗。在急性发作期,中药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主要还是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西药来控制症状。

中药治疗痛风注重调养体质、去除病根,通过清热利湿、化痰祛瘀、活血通络等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因此在选用中药治疗时,应在专业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

(作者:许文锟 泉州市正骨医院 风湿科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