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巴频发“咔咔”声 关节紊乱了

陈素巧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主管治疗师

在某个中午,小明同学坐在饭桌上吃饭时,下巴频繁发出咔咔的响声,如同交响乐一样并且伴随关节错位等感觉,这就与颞下颌关节紊乱有关,应该重视起来。

什么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指涉及颞下颌关节及其相关结构(如踝突、关节窝、关节盘等)的解剖和功能异常所引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类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疾病的总称。TMD的主要发病群体为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但也在青少年中有所发现。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因因素

1.咬合因素 牙齿的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不良的假牙、近期看牙时的不良修复体或颌垫过高,使颌间距离增大,导致关节内部结构失去平衡进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具体情况以实际为准。

2.创伤因素 夜间磨牙、喜欢咬硬物、长期咀嚼口香糖、脸部受到寒冷刺激、突然咬硬物或打哈欠时张口过大等,都可导致关节劳损和挫伤,咀嚼肌功能失调,从而诱发此病。

3.精神因素 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急躁等心理因素也是诱发TMD的重要因素。

4.全身及其他因素 某些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医源性因素如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解剖、激素等因素等,也可能导致TMD的发生。

颞下颌关节的临床表现

1.关节弹响或杂音 在张口或闭口时,可触及或听见关节弹响或杂音,包括清脆的弹响、咔咔声或揉玻璃纸张样的摩擦音。

2.张口受限 患者可能出现张、闭口时有疼痛感、发出关节弹响,磨牙或紧咬牙,晨醒后咀嚼肌群疼痛,大张口困难、不同疾病类型表现的情况也不一样。

3.关节区疼痛 疼痛主要集中在耳屏深侧的关节周围,在吃饭或张嘴时尤为严重。在下颌体部咬肌区、颞部的颞肌区、口内升支内侧的翼内肌区和上颌结节后内上侧的翼外肌区可有压痛。

4.其他症状 严重的TMD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耳鸣时会有嗡嗡的声音,头晕在休息后无法缓解。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方法

诊断TMD时,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CBCT(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和颞下颌关节核磁等,来了解骨质结构的变化和关节盘的移位情况。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治疗选择

1. 保守治疗

•咬合板:使用各种类型的咬合板来调整咬合关系。•理疗:如热敷、微波理疗等。•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或局部注射激素,进行封闭疗法。

2.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性手术和关节镜手术。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如何预防颞下颌关节紊乱

1. 避免过大的张口:在进食或说话时避免过大的张口动作。

2.减少咀嚼硬物:尽量避免长时间咀嚼非常耐嚼、坚实又很厚的食物。应尽量食用软的、细的、清淡的、易咀嚼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炖蛋、肉沫等。避免单侧咀嚼。

3. 保护关节:避免关节受到外力的刺激和撞击,在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时要进行保护。

4.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保持健康的日常生活。

5.注意清洁:做好口腔清洁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干净。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类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预防病情恶化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保护颞下颌关节,避免不良习惯,保持心情愉快,以预防TMD的发生。如果出现关节区弹响、异响、疼痛及张口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作者:陈素巧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主管治疗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