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远视储备不足 家长蒙了吗

作者:陈晓滦 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家长们带小朋友去眼科检查视力时常会听到医生讲远视储备不足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人们常常发蒙。也有些家长经常在门诊问眼科医生,我孩子的远视储备还有多少?远视储备要在多少是标准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远视储备那些事儿。

什么是远视储备 远视储备和近视有什么关系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宝宝从出生起,眼睛是经历“远视储备—正常—近视”的过程。刚出生的孩子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随之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称之为“正视化过程”。较理想的情况是儿童到12岁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而这个过程中消耗掉的就是远视储备。

再比如:远视储备就像小朋友把度数存在“视力银行”里面。随着年龄增长,眼轴和视力都会不断发育,远视度数不断被花掉,收支平衡就是正视,过度透支(眼轴过长)就会导致近视。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因此了解和保护好孩子的远视储备对于预防近视十分重要。

孩子的远视储备标准值是多少

儿童远视储备的标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情况下,3岁左右的儿童,大约有300度的远视储备;4~5岁,远视储备在150~200度;6~7岁100~150度;8~9岁75~100度;10~11岁 25~50度;12岁以后远视基本消失,转变为正视眼。

远视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远视并不是正常的屈光状态,只是远视度数小的时候,一般可以通过眼睛的自我调节来代偿,让光线刚好能聚焦到视网膜上看清楚东西。当儿童远视度数过高,为了看清楚而过度使用调节功能时,就会出现看远看近都不清楚,那就可能会出现视疲劳、弱视、调节性内斜视等问题。所以远视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远视度数过高反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矫正。

如何查孩子的远视储备

要想准确地检查远视储备值,一定是在儿童睫状肌麻痹的状态下进行屈光状态的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散瞳后进行屈光检查。对于一个视力发育正常的孩子,首先我们会建议在孩子3周岁时建立一个视力屈光档案,进行眼轴、角膜曲率、电脑验光、视力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大致估算他的远视储备水平。当然如果家长想知道孩子远视储备的具体值,这些主觉验光和眼轴检查是不够的,12岁以下的儿童,需到医院眼科进行散瞳验光,便可准确地知道远视储备量。

孩子查出来远视储备不足了 家长和孩子们该怎么办

当发现孩子远视储备不足时,家长们应当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需要近距离阅读的孩子可使用远像光屏,把近距离用眼的场景拉到5至10米远;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避免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对家里的灯光进行改造,使用光谱好、照度高、光照均匀的灯具,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光环境;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每3个月复查一次。

(作者:陈晓滦 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