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由于它不限制患者日常活动,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能够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留置时间长,保护患者血管,避免因治疗需要而进行反复静脉穿刺,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护理工作量等优点,PICC置管已经成为肿瘤放化疗及中长期大量输液患者首选建立静脉通道的方法。
大部分PICC置管的癌症患者,在化疗间歇期,要带管出院。掌握PICC的居家护理方法,可以使PICC充分发挥长期留置时间的优越性及安全性。PICC置管后居家记住以下三点:
1.观察与换药
(1)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贴膜是否卷曲、松动、潮湿,导管的输液接头有无脱落,导管体外部分有无打折、破损等情况,如有以上情况及时就医。
(2)携带PICC长期护理手册到正规医院找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维护。常规每隔7天维护一次,可少于7天,不可超过7天。因对贴膜过敏而使用无菌辅料或无菌纱布时,应每隔2天换药一次。
2.治疗与活动
(1)测量血压时,严禁在置管侧手臂上方测量,但可使用腕带测压计。
(2)PICC置管成功后,即可适当进行手部活动。
①腕关节运动:可向内向外旋转腕关节运动,每次3~5分钟,每日2次。
②握力球运动:每次手用力握球3~5秒,然后放松3~5秒,一组可做15~20次,一天做3~4组。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握力球运动,如没有握力球也可做握拳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③弹钢琴运动:手指模仿弹钢琴。
穿衣服时要先穿置管侧手臂,脱衣服时要后脱置管侧手臂。
居家期间可以做些一般的日常活动,比如:煮饭、洗碗、刷牙、梳头、扫地、开车等,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手臂活动等。
居家期间严禁的活动,比如:游泳、跳绳、打球、置管侧抱小孩、起床时用置管侧手臂支撑起床、穿袖口过紧的衣物,严禁置管侧手臂提5公斤以上的重物,禁止拖地,禁止置管侧手臂架拐杖等,也要避免大范围的手臂旋转运动。
3.洗澡与睡觉
(1)严禁泡澡、盆浴。可以淋浴,淋浴前,需在置管侧手臂穿刺点贴膜处包裹一块小毛巾、保鲜膜依次包裹缠绕2至3圈,然后胶带上下封口,包裹的面积大于距离穿刺处上下15cm左右。或者使用PICC置管防水保护套,防止导管浸湿,淋浴时适当举起置管侧手臂,但手臂不要举过头顶,避免导管移位,沐浴后检查敷料有无潮湿,如有浸湿,及时到医院更换贴膜。
(2)睡觉时要戴上PICC保护袖套,或者将丝袜两端剪开,形成袜筒,套在导管外面,防止睡觉时将导管拽出来,睡觉时尽量不要压着穿刺侧肢体,避免导管在高凝状态下造成堵塞。
居家期间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居家期间,如果出现气短、胸闷或胸痛、体温≥38℃,或PICC导管出现异常情况等,应立即到医院处理。
2.贴膜松脱,输液接头脱落导管内有回血(应将导管反折用胶带固定)。
3.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渗血,置管侧手臂麻木、手臂或胳膊肿胀、臂围增粗>3cm。
4.导管部分脱出(固定好导管的外露部分,立即就诊),导管完全脱出(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用止血贴覆盖,将脱出的导管带回医院就诊)。
良好的护理可以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导管安全使用,为PICC居家患者保驾护航。
(作者:陈莹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护师
张銮娟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