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镇只是建瓯市深化医疗改革的一个缩影。
建瓯地处山区,农村人口比重较大,长期面临三大困境:优质资源难下沉、急救能力薄弱、群众健康意识不足。
建瓯市卫健局给出的“解法”是构建完善逐级下沉、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服务模式。
在村一级,由“4+N”全民健康服务团队依托村卫生所,每月对所辖网格开展常态化巡诊全覆盖工作。
为保障巡诊实效,巡诊具体时间将提前一个月公告宣传,健康网格员提前收集群众需求。巡诊期间将定点坐诊、入户诊疗以及送医送药相结合,巡诊车辆和后勤由镇政府统一保障,团队、政府、健康网格员协调配合实现“小病不出村”,同步解决“车费贵过诊费”等问题。
在乡镇一级,建瓯市总医院成立5支“流动医院”服务队,通过“流动医院”车为各乡镇村开展流动诊疗(上图);推出“科包院”以及医疗“科特派”等方式,推动县级医疗专家下沉服务成为常态。这些举措通过发挥“传帮带”作用,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乡镇卫生院通过“一库三单”工作机制,向上级医院和卫健部门提需求,针对性解决村民的疑难杂症;县级医院预留不少于5%的床位,开放“绿色通道”,解决基层向上转诊的需求。
在县一级,2023年以来,建瓯市总医院先后打造了13个省级医疗专家“名医工作室”,健康网格员会及时根据专家坐诊公告信息,做好预约挂号和出行提醒等工作,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看专家、看名医的愿景。
截至2025年2月,“名医工作室”累计提供“1对1”服务2484余人,开展教学查房18次、科室讲座10次、疑难病例讨论336例,组织实施手术1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