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群众“寻医问诊”到现在“4+N”服务团队“上门巡诊”的转变,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以及经济成本,更进一步做实了“未病先防”工作,让群众少生病、防重病、管慢病,提升了健康素养水平。
2024年,建瓯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1.7%,两年来提高10.3个百分点。
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举措,让各级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盘活,缓解基层医疗人才不足,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改善了因村医老龄化和部分偏远医疗“空白村”的问题。
2024年建瓯市县域内门急诊达264.32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近6个百分点。14家乡镇卫生院逐步扭转既往负债经营情况。
此外,基层医护人员通过贴近群众、温情服务赢得了口碑,收获了更多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多了一份收入,让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千禧年出生的张明杭毕业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毕业以后便就职于小桥卫生院。张明杭表示,作为大学生基层医生中的一员,当地的一系列温馨举措增加了他的职业归属感,也坚定了他扎根基层的决心。
小桥卫生院院长余金飞感叹道:“现在基层医务人员归属感比以前强了很多,越来越多大学生愿意待在基层了。”
建瓯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系统重构”,不是简单地增加投入,而是通过机制创新盘活存量资源,分散的医疗要素被重新组合,形成了“县级强、乡级稳、村级活”的服务闭环。
建瓯的改革为山区医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用网格化破解服务碎片化,用信息化消除资源孤岛,用机制创新激活人的要素。当健康服务真正扎根基层,就能织就守护生命的最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