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狙击疤痕的“黄金搭档”

作者:蒋桂成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近日,一些皮肤疤痕疙瘩患者在整形烧伤科做了手术切除,术后遵医嘱立即前来放疗诊室就诊,心中充满疑问:“我的皮肤疤痕疙瘩刚刚做了手术切除,为什么医生还要叫我来做放射治疗呢,难道它恶变了?”其实,不必担心,这个问题要科学对待。

什么是疤痕疙瘩

疤痕疙瘩,又称“疤痕瘤”,好发于疤痕体质人群,是继发于皮肤外伤或自发形成过度生长的病理性疤痕组织,可伴有瘙痒、疼痛、收缩感等不适,影响外形和美观,有的可造成局部功能障碍,它可以分为原发型疤痕疙瘩、继发型疤痕疙瘩两类。原发型疤痕疙瘩,往往无明显诱因,自发形成。继发型疤痕疙瘩多发生于烧烫伤、感染创伤、外伤、异物刺激等。

疤痕疙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切除是治疗疤痕疙瘩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如仅行单纯手术切除,疤痕疙瘩的复发率高达50%以上,仍然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放射治疗、局部注射药物、压迫治疗、激光、冷冻等降低复发率。不同治疗方法如何排兵布阵,需要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以及疤痕疙瘩的类型、部位、大小、数量、分布、是否存在感染灶、是否影响功能等情况。

放疗如何成为制服疤痕疙瘩的“狙击手”

放射治疗是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也用于一些良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在控制放射剂量的条件下,通过调节体液或细胞因素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可有效预防疤痕术后的复发。目前多采用低能量电子线照射,术后放疗最佳时间、合适放射剂量尚无定论。一般推荐尽早放疗,术后24小时内开始照射,最迟不超过48小时,因为这时的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有新的幼稚成纤维母细胞形成,对放射线比较敏感。生物有效剂量(BED)是决定放射线生物作用的主要指标,BED>30Gy可将疤痕疙瘩的复发率降低到10%以下。一般采用多次分割模式,总剂量控制在17.5~20Gy,分四五次完成,每天1次。对于难治性和高复发率的疤痕疙瘩可采用少分次、大分割模式,可采用总剂量18Gy,分2次完成,间隔1周。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降低,但仍有复发风险,且复发时间长短不一,对治疗后疤痕疙瘩应随访12~24个月。

疤痕放疗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疤痕疙瘩的放疗为局部、小剂量、浅表治疗,照射范围为手术切口上、下、左、右各放开5~10mm,范围小,剂量不超过20Gy,通过调节电子线能量控制放疗的剂量深度,一般为皮肤表面至皮下1cm,不伤及皮肤深部组织,一般耐受性良好。早期并发症通常于放疗结束1周内出现,如皮肤发红、脱皮、伤口裂开、感染等,晚期并发症通常于放疗结束1年内出现,如色素减退、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慢性放射性皮炎等。低剂量意味着低辐射,辐射仅存在于照射皮肤表面,周围正常皮肤、照射部位皮下1cm以外几乎不存在辐射。放射治疗结束后至少半年以上方可备孕。孕妇、儿童及某些特殊部位的疤痕疙瘩(例如甲状腺、乳腺、生殖腺、胸腺)不建议行放疗。

放疗贵不贵

疤痕疙瘩放疗属于自费项目,费用1500~2500元不等,具体费用根据患者放疗方案定。

患了疤痕疙瘩,不要慌,“手术+术后即刻放疗”是驯服它的有效方案,精准照射、保护正常组织,安全可行,同时需要做好定期随访。

(作者:蒋桂成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