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布洛芬 治疗多种疼痛

郑碧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药学部 药师

布洛芬是家庭常备药,但您真的了解它吗?

布洛芬于1953年由英国药理学家Adams作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的非甾体药物被研发,1961年作为一种抗炎药获得专利批准,1966年作为处方药在英国推出。1970年,布洛芬最终被批准作为一种非处方药物。

布洛芬的本领

解热作用:布洛芬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和释放,使体温调定点下移,促使外周血管扩张并加速散热,从而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临床常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发热症状。

镇痛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降低周围神经痛觉的敏感性,起到镇痛作用。临床多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包括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以及女性的痛经等。

抗炎作用:布洛芬能够抑制炎症过程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组织炎症的反应,从而缓解相关疾病的炎症症状。常被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有助于减轻炎症引起的肿胀、疼痛等症状。

适用类别

适用于头痛、临时退热、普通感冒、牙痛、肌肉酸痛、关节炎引发的轻微疼痛、背痛、痛经。

不适用于:心脏或者肾脏疾病、在心脏手术之前和之后、高血压、对任何其他止痛、退烧药过敏、胃病(如胃溃疡、胃出血)等。

如何正确使用

用法用量:成人剂量:200~400mg,3~4次/天但不应超过1200mg/天。

儿童:退热:5~10mg/kg,间隔6个小时(每日最多服用40mg/kg)。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禁用。

不良反应

主要胃肠道反应:胃部不适,食欲不振,腹痛,恶心,皮疹,瘙痒,面部水肿。

血液系统:血小板功能减低。

肝脏系统:AST ALT升高。

感觉器官:视力模糊等视觉异常,耳鸣。

精神神经系统:头晕、嗜睡。

心血管系统:心悸。

不能同时服用的药物

抗凝血药:如华法林、肝素等。布洛芬可能会影响抗凝血药的效果,增加出血的风险。

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卡托普利等。布洛芬可能会降低降压药的效果,导致血压升高。

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布洛芬可能会影响利尿剂的效果,导致水钠潴留。

降糖药:如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等。布洛芬可能会增强降糖药的效果,导致低血糖。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布洛芬可能会影响免疫抑制剂的效果,增加免疫抑制的风险。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如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布洛芬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时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球的滤过率来增加氨基糖苷类的血药浓度,联合用药期间可能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布洛芬与喹诺酮类合用时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和惊厥的风险。

提醒

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或持续无效时应及时就医。

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一般用于解热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

餐后或餐中服用(食物同服可减轻胃部不适)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等不良反应。

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物,能够对多种疼痛进行治疗和改善,但大家需注意,长期过度使用也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应当予以正确使用和防范。并注意好使用的剂量和频次,以维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作者:郑碧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药学部 药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