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无论是计算机操作者,还是编辑车工,长时间低头工作、头部过度前屈、习惯高枕睡眠、生活节奏增快,这些生活方式都容易导致颈源性头痛。尤其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日益年轻化,困扰着越来越多的文明人。
据统计,颈源性头痛病人占门诊头痛病人总数的80%以上。颈源性头痛常因跌扑损伤,长期伏案工作、劳累过度等造成的头颈部肌肉慢性劳损、经脉淤阻于内,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头颈部肌肉痉挛以及头痛等症状。中医认为,颈源性头痛乃本虚标实。正气不固、肝肾、气血亏虚,加上外感风寒湿邪,痰浊血淤阻滞经络而发病。头为诸阳之会,因为手足的三阳经均循行汇聚于头部,头痛区域与头部的经络腧穴分布走行相符,其发病部位多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经过的地方,跟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穴位也有关联。中医将其归属予“头风”、“头痛”等范畴。
颈源性头痛以单侧头痛或交替发作的双侧头痛为临床特征,大多数患者间断发作,少数患者表现为持续性,以颈枕、颞部为主要疼痛区,可放散到头顶、前额或眼眶部,患者多伴有颈部活动受限,同时还可能出现肩臂部麻木疼痛等症状,有的患者伴发耳鸣、眩晕、视物模糊等状态。青少年患者还可能会影响记忆力。病程长、发作频繁的头痛患者易会出现情绪抑郁、焦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小针刀是在传承于传统中医针刺疗法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似针又似刀的器具,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针刀直径仅为0.4~0.8mm,具备松解粘连、消除挛缩、解除神经卡压、疏通经络等作用,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治疗时间快、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原理主要是基于与颈源性头痛相关的解剖学结构,通过松解枕部、颈部的肌肉等组织,减轻局部组织张力,解除神经的卡压刺激,另外,针刀治疗可以有效减轻颈椎病相关症状,恢复颈椎生理功能,从而消除头痛症状。
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术后即刻拔上火罐,并放出少量血液,其效能与刺络放血类似,能减轻术区的压力,去除淤血及各种阻滞经络物质,改善局部微循环,同时减轻术后反应,达到“祛淤生新”的效果。治疗后第二天如能配合中频、牵引等理疗,药膏外用、手法整复等其他疗法,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头痛症状。
小王便是受益者。作为一名老师,他每天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他口服过消炎止痛药物,做过物理治疗,但效果均不明显。直到他听说了小针刀疗法,便决定试一下。经过两次治疗,他的头痛症状显著减轻,如今已摆脱头痛困扰,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虽然小针刀疗法效果显著,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比如血压过高,有凝血、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年老体弱的病人要选择性治疗。针刀治疗频率一般一周一次。治疗后,局部皮肤可能会轻微疼痛,治疗完当天不洗澡,避免感染。同时,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治疗后配合功能训练,改变不良姿势,减少头颈部扭挫伤,工作中注意桌椅高度与自己的身材相适应,睡眠时合理使用枕头,以减少复发。
[作者:王崑萌 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