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放射科检查造影剂过敏全攻略

林生发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主治医师 苏丽清 福建省肿瘤医院 主管技师 俞顺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在现代医学影像检查中,造影剂是帮助医生清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疾病的重要试剂,比如增强CT对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让我们来聊聊放射科检查造影剂过敏反应那些事。

造影剂是什么

以医学成像为目的将某种特定物质引入人体内,以改变机体组织和病变的影像对比度,这种被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 (contrast medium),也称之为“造影剂”。

导致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原因

1.患者自身因素:过敏体质(食物、药物过敏史)、基础疾病(哮喘、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者风险较高。肾功能不全者因造影剂代谢排泄受阻,易蓄积引发过敏。

2.造影剂本身因素:离子型造影剂渗透压高、刺激性大,过敏率相对较高;而非离子型造影剂安全性更优。剂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也会增加过敏风险。

3.其他因素:检查环境及患者心理状态(紧张、焦虑)可能通过应激反应诱发过敏。

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表现

造影剂过敏反应发作时间不一(数秒至数小时),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

1.轻度反应:常见皮肤黏膜症状(瘙痒、红斑、荨麻疹、眼睑肿胀)及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痛),偶有头痛、头晕、打喷嚏等,需密切观察以防加重。

2.中度反应:除轻度症状外,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症状,伴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及全身寒战、发热,需及时干预防止恶化。

3.重度反应:罕见但危及生命,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如血压骤降、意识丧失、昏迷、抽搐甚至呼吸心跳骤停,需立即抢救。

检查前、中、后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精准评估与准备

患者需如实告知过敏史、患病史、用药史及晕动病情况,以便医生评估风险、选择造影剂。肾功能不全者需提前评估肾功能,按医嘱做好禁食、补水等准备。部分高风险患者可进行过敏试验(需注意试验存在假阴性可能)。

2.检查中:密切配合与观察

注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放松,如有心慌、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不适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会全程监测生命体征及症状,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注射并处理。

3.检查后:留观与自我监测

检查结束需留观30分钟,观察迟发反应。其间应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喝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回家后继续留意身体变化,若出现皮疹、呕吐、呼吸困难等异常,及时就医并说明造影剂使用情况。

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处理

1.轻度反应:停止注射,保持舒适体位,必要时吸氧,给予抗组胺药缓解皮肤症状,止吐药改善胃肠道反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中度反应:在轻度处理基础上,针对呼吸道症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针对循环异常给予升压药、补液,维持呼吸循环稳定。

3.重度反应:立即启动急救,进行心肺复苏(如有骤停),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开放气道(必要时气管插管),快速补液并联系多学科会诊抢救。

造影剂过敏虽有风险,但通过医患协作——患者如实告知、配合准备,医生精准评估、规范操作,可有效降低过敏发生率。即使发生反应,及时规范的处理也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接受检查时不必过度恐慌,积极配合即可助力精准诊断,为健康护航。

[作者:林生发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主治医师

苏丽清 福建省肿瘤医院 主管技师

俞顺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编号:2022Y0052),福建医科大学启航基金项目(编号:2023QH1174 )]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