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晋江,暑气渐消,暖意却在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涌动。9月1日上午,一场简朴而庄重的出征仪式在此举行,该院第三党支部书记、超声医学科副主任蔡名利,即将奔赴千里之外的宁夏,开启为期一年的医疗对口支援工作。
医院党委书记秦玮亲手将一束鲜花递到蔡名利手中,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如同全院职工的殷切期盼。这束花,不仅承载着同事们的祝福,更延续着闽宁协作近三十载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
二十四载坚守
练就超声“火眼金睛”
在晋江市医院超声医学科,蔡名利是同事们口中当之无愧的“定海神针”。从穿上白大褂那天起,他便扎根超声诊断一线,这一守,就是24年。超声探头在他手中,仿佛有了“魔力”—— 细微的病灶、隐匿的异常,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超声医学不只是看图像、出报告,它是守护生命的‘前哨’,是能救命的利器。”这是蔡名利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把这份“利器”打磨得更锋利,他从未停下精进的脚步:先后奔赴北京301医院等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把先进技术“引进来”;在泉州县级医院率先开展多项超声介入新技术,填补了区域医疗领域的空白;为练就“左右开弓”的娴熟技艺,他用布娃娃模拟患者、用生猪肉练习操作,一遍遍琢磨手法、调整角度,直到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蔡名利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缨成为首批隔离病区党员先锋队员。在方舱医院里,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握着超声探头,连续奋战数十个日夜,用精准的诊断为疫情防控筑牢防线。
作为科室副主任,蔡名利的忙碌早已是常态:白天,他要接诊大量患者;深夜,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要么在梳理科室管理事务,要么在研究疑难病例。为了减轻患者负担,他四处奔走调研,寻找性价比更高的耗材替代高价产品。在他的带领下,科室2023年成功创建泉州市重点临床专科,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带着技术与热情
续写闽宁协作新篇
“我一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用精湛医术服务宁夏人民,以实际行动诠释红医精神!”出征仪式上,蔡名利的话语朴实而坚定,却道出了新时代援宁医疗队员的共同心声。
此次援宁,蔡名利有着清晰的目标:发挥自己在超声介入技术上的优势,为宁夏患者提供精准诊疗,破解当地群众看病就医的难题;做好“传帮带”,通过教学查房、技术培训、病例讨论等方式,把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将“晋江经验”融入医疗援建工作,助力当地医院完善学科建设、优化服务流程,为宁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对口支援宁夏,是党中央赋予的重要政治任务,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蔡名利同志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医者的责任担当。”医院党委书记秦玮在出征仪式上的话语,既是对蔡名利的肯定,也是对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激励。医院同时承诺,将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政策,用心用情解决蔡名利在工作、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他能安心在宁夏开展医疗支援工作。
山海有距,大爱无疆。9月2日中午,蔡名利踏上前往宁夏的征程。这趟旅程,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中一段意义非凡的篇章,更是闽宁协作近三十年来医疗帮扶的生动缩影。
(张鸿鹏 陈丹红 唐诗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