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的结果。作为糖尿病最为严重且棘手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正严重威胁着广大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甚至可能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让患者失去正常行走的能力。因此,了解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并积极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糖尿病足的发生并非偶然,它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长期高血糖状态是引发糖尿病足的关键因素。持续的高血糖会损伤神经,使患者足部感觉减退或丧失,这意味着患者可能无法及时察觉足部的伤口、溃疡或其他损伤。高血糖还会影响血管,导致血管狭窄、堵塞,使足部血液循环不畅。一旦足部受伤,由于血液循环不佳,伤口难以愈合,就容易引发感染,进而发展成糖尿病足。吸烟、酗酒、足部畸形、年龄增长、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也会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呢?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要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足部护理也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环节。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足部,查看是否有红肿、水泡、溃疡、割伤、擦伤等情况,尤其是脚趾之间。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宜过高,以37℃~40℃为宜,避免烫伤。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脚趾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或化学物质。选择合适的鞋袜也非常关键。鞋子要宽松、舒适、透气,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或过紧的鞋子。袜子应选择棉质、吸汗的,每天更换。定期修剪脚指甲,但要注意不要剪得太短,以免损伤皮肤。
改善足部血液循环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如散步、踮脚尖等。晚上睡觉前可以抬高双脚,促进血液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每隔一段时间要活动一下双脚。戒烟限酒同样重要,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足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过量饮酒会影响血糖的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手段,如神经功能检查、血管超声等,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建议。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足部检查。
一旦发现足部出现伤口或溃疡,应立即就医,不要自行处理。及时的治疗可以避免伤口感染加重,降低截肢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换药,注意休息。
预防糖尿病足需要患者从多个方面入手,严格控制血糖、做好足部护理、改善血液循环、定期检查等。只有将这些预防措施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守护好足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行动起来,关注糖尿病足,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作者:卢建平 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