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孩子频繁“感冒”!可能是鼻炎误判为感冒

□本报记者 林颖

“崩溃,上次感冒才消停没多久,又来折腾了。”近半年来,福州的陈女士时常发朋友圈吐槽女儿小雨的病情。

原来小雨断奶后几乎每个月都会“感冒”一回,不仅吃药折腾,每次生病期间,孩子的食欲也大受影响,渐渐地,她的生长发育开始落后于同龄人。

前些日子,陈女士在朋友推荐下来到福建医大附一医院耳鼻喉科,接诊的许元腾主任医师检查后告诉陈女士,小雨每个月一次的“感冒”并不是免疫力低下,而是过敏性鼻炎发作引起的。

过敏症状是“长征”

鼻炎,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和感冒症状比较相似。

“过敏性疾病会在不同年龄段出现不同器官的过敏反应症状。比如刚出生的孩子湿疹比较严重;一岁左右出现胃肠道的过敏反应,如腹泻等;接下来是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这时很多家长便会误认为孩子是免疫力低下,把过敏性鼻炎当做感冒治疗。”许元腾说。

由于没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多过敏性鼻炎患儿后续还会出现过敏性哮喘等症状,因此医生都把这一系列的过敏症状比作“长征”。

说起来感冒也是鼻炎的一种,属于急性鼻炎。鼻炎的症状集中在鼻腔症状。此外,感冒打喷嚏、流鼻涕是连续性的,一般一周时间会自愈;过敏性鼻炎发作则呈阵发性,一天中可能只在固定时段发作一次或数次,特别是清晨或受异味等刺激后会喷嚏连连,眼泪不断,发作后又恢复如常。究其原因,感冒通常是病毒感染所致,而过敏性鼻炎则是对外界的某些物质过敏所致。

福建等南方地区最常见的是尘螨过敏,表现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称为常年性鼻炎。

感冒药能缓解,导致误判

有不少人在服了感冒药之后,由于过敏性鼻炎发作的症状能缓解,便想当然地判断自己患的是感冒。

事实上,目前很多感冒药的成分中含有抗过敏成分,因此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服用了这些药物也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然而频繁地服用感冒药治鼻炎,会让鼻炎患者出现过度用药的现象,甚至服用了很多根本就没必要服用的抗生素,造成身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长此以往,对人体必然是一种损伤。

■链接

鼻炎会引发各种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演变成哮喘,据统计,约20%的鼻炎患儿最后会变成哮喘,严重影响生活,而这类人到中年人后很容易会变成老慢支、肺气肿等。

此外,鼻炎还会加重为鼻窦炎,再通过咽鼓管扩散到中耳,发展成为中耳炎,这都是临床上很常见的。

所以,得了鼻炎一定要尽早治疗。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