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卓玲收治了一名特殊的患儿,年仅7岁的女孩窈窈(化名)患了“周期性呕吐”。
从去年开始,窈窈每隔2~3个月就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偶有腹痛,但没头痛,也没发热,其间每天呕吐10余次胃内容物,严重时甚至呕吐胆汁或咖啡样物,每次都吐得无法进食。
经积极治疗,窈窈渐渐恢复正常。
什么是周期性呕吐?
该病又称再发性呕吐,多在儿童期起病,可在青春期好转或自愈。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主要因素包括,偏头疼相关性、线粒体能量供给缺陷;另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激素调节异常,胃肠道动力障碍、食物过敏、遗传等因素都可能引起。
该病的典型特点就是出现“开—关”模式化的呕吐。发作期,相当于打开开关,孩子突然就出现恶心、呕吐。发作结束之后,相当于关闭了开关,孩子胃口逐渐或立即恢复,精神状态完全不受影响。
周期性呕吐是一个慢性病,需要长程的管理和预防性治疗,尽可能减少发作频次,达到长期无发作状态,家长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定期带孩子到消化专科随访。
提醒
如何预防和治疗周期性呕吐?
1.发作期应让患儿避免光及强声刺激,主要以补液、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并发症。
2.缓解期对于发作超过1个月,且每次发作持续3~4天以上的患儿,建议积极预防用药。
3.避免诱发因素失眠、疲劳、运动、剧烈情绪波动(如压力、焦虑等)、暴饮暴食、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奶酪、咖啡等)、感染等均可诱发,家长应尽量避免。
4.改变生活方式。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温和的锻炼,如瑜伽、游泳等,增强自身抵抗力、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家长还需保证孩子睡眠充足,饮食合理,注意护理避免感染。
5.心理疏导。部分患儿伴有焦虑和抑郁,而情绪障碍会引发进一步发作,因此,对于年龄较大且存在焦虑情绪的患儿,心理干预必不可少,家庭的支持理解在患儿治疗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