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食品级”儿童化妆品 是误导

10月初,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

10月18日,国家药监局再次发布名为《“食品级”化妆品是对消费者的误导》的科普文章,强调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

数据显示,2020年儿童彩妆类消费同比增长了300%,儿童护肤类消费同比年增长了250%,“85后”“90后”父母已成为儿童化妆品市场的主力军。

这些化妆套盒宣称“无毒无味”“可水洗”“不含防腐剂”,为了让家长对产品安全性放心,多数产品特地强调采用“食品级原材料”“幼儿可食用”“植物配方”。

电商平台上有大量关于食品级儿童化妆品的宣传。

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

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

化妆品安全性跟“可食用”无关

评价一个化妆品是否安全,需要评估它的原料安全性,同时还需要评估它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使用方式、贮存条件等。化妆品的安全性与它是否“可食用”没关系。

一些商家即使使用了某些可用于生产“食品”的原料来生产化妆品,也并不代表生产出来的化妆品是安全的。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一些可食用或者在食品中广泛存在的物质被收录为化妆品禁用原料,禁止添加在化妆品中,比如:魔芋、维生素K-1等。

误食化妆品存在安全风险

在化妆品的日常使用中,如偶尔少量从口唇部摄入化妆品,例如:口红、唇膏被舔食入口,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种摄入量较小,仍在安全容许的范围内。但如果儿童把化妆品误当作食品,主动大量摄入,则可能导致健康风险,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还应及时就医。

化妆品的标签宣称“食品级”“可食用”等,违反了化妆品标签管理的法规规定,应予禁止。

(国家药监局 《南方都市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