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每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眼部病变甚至致残、致盲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正在成为我国人民眼部致残、致盲的重要因素。
我们邀请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陈鲤敏副主任医师,一起来聊聊糖尿病与视网膜病变。
对眼部的损伤无处不在
陈鲤敏医生表示,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2%~13%,有上亿人。糖尿病和高血压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最常见的两类慢病。
糖尿病对于眼部的损害,由表及里可以发生:干眼症、神经麻痹性斜视、上睑下垂、泪囊炎、屈光不正、角结膜炎、白内障、虹膜新生血管、葡萄膜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视神经疾患等。
由此可见,糖尿病对眼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损伤无处不在。
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发病率居第一位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起病隐匿、致盲性高。因此,糖尿病在视觉损害,特别是致盲的“贡献”上超过了其他慢病。
自觉眼部不适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陈鲤敏医生表示,糖尿病眼病和发病年限有关,发病年限越长,发生糖尿病眼病的几率越大,眼部损害越严重。
糖尿病眼病早期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因此对糖尿病眼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延缓眼病的发生,降低致盲率,减轻社会负担。
日常需要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吸烟等,定期查视力和眼底,发现糖尿病眼病,尽早治疗。
陈鲤敏医生表示,由于糖尿病眼病的表现多样、危害性大、发病隐匿,加上糖尿病对患者的神经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往往患者自觉眼部不适再就诊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建议糖尿病一经确诊,每半年就要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一次。
都说“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请广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体检,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