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高温高湿 谨防中暑

见习记者 代西

□见习记者 代西

近期,在福州,被“热”进医院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福州市第一总医院急诊科近期一天平均要接收八九名中暑患者,其中绝大多数是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仅有极个别是比较重的,目前并未发现致命的热射病病例。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急诊科主任江金锋介绍,最近医院接诊的重症中暑患者是一名55岁的工地工人。前些日子,他在工地上班期间,经历暴晒后,出现了全身抽搐、大汗淋漓的症状。

接诊后,医生发现该患者肝肾受到了损害,且出现横纹肌溶解,诊断其为重症中暑。值得庆幸的是,该患者被送至医院时神志清醒,在急诊科降温补液治疗观察一宿后,症状明显好转,次日就回家休息了。

据了解,与北方夏季出现的干热天不同,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受气候和纬度等影响,更易出现湿热天。在炎热天气下,相对湿度越高,实际人体感觉温度就越高、越不舒服。

若是空气湿度大且环境不通风,会导致人体排汗功能出现障碍。当出汗不能让人体冷却下来,并且人体继续升温时,就会导致过热,从而导致身体所需的水、盐和化学物质的流失。所以“闷闷的”湿热天相较于干热天更容易中暑。

高温高湿天气还易引发急性肠胃炎、空调病、感冒、传染病等相关疾病,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

近日,杭州一位30多岁的热射病女患者,家里没开空调,电扇让给了孩子,等家人发现她情况不对送医时,患者已经陷入深昏迷。

怎么会拖这么久才来?她老公解释说“平时她不怕热”。最终,医生们竭尽全力还是无力回天。

可结合中医中药进行预防

例如菊花、金银花、荷叶、薄荷、藿香和广藿香等,都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重症中暑的发生。 还可采取刮痧、针刺、放血、辨证施药等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预防及治疗。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