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B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将红包“拒之门外” 用祝福回应感激 用沟通带去心安

六年前,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深秋雨夜,三明市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生陈笃健在他的首个独立值班日,迎来了身与心的双重挑战。

“医生,快帮我们看看。孩子拉血便,肚子疼得厉害,一直哭闹!”听到家长的呼唤,陈笃健立即绷紧神经,在进行紧急的空气灌肠复位操作无果后,陈笃健主动提出护送冬冬转院到上级医院手术。

长路漫漫,一夜无眠,到达上级医院后,陈笃健交接了冬冬的情况,随即准备返程。“陈医生,辛苦了!一点点心意,你们路上买水喝。”这时,冬冬爸爸一边表示感谢,一边往陈笃健口袋里塞着“红包”。

困倦与疲劳并没让陈笃健“放松警惕”,他深知医生的职责和原则所在。他急忙将其返还,“红包”成了冬冬的住院费,其中也包含着陈笃健对冬冬最好的祝愿。

在三明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魏恩焕以身作则,整个科室开科以来仅收过一份“红包”,是一对患有“球性红细胞增多症性贫血”的5岁小兄弟送来的手折“红包”,里面仅有一张纸条,歪歪扭扭地写着:“谢谢医生哥哥、护士姐姐!”

在颈部外科,医师石志方因阻挡“红包”而被患者撕烂白大褂口袋。在护士的建议下,他考虑到,患者对未知的手术充满害怕与担忧,或许觉得只有送了“红包”才心安。于是,他花更多的时间,与患者及其家属加深沟通,培养医患间的信任。

这些,都是和谐医患的缩影,它比金钱更重万钧。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