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禹表示,要打赢糖尿病防控攻坚战,基层是主战场。因此,他带领团队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开设名医工作室、进行专家义诊和“师带徒”培训等方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相关人才,推动“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在基层落地生根。
张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患病之初,空腹血糖抽血化验17.7mmol/L,他感到非常担忧和沮丧。在三甲医院诊断后,老张带着处方去思明区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药。“一下子就被社区的健康管理学校吸引了。”老张说,这个“学校”学习内容丰富,还有同伴支持,几年下来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到现在已能得心应手地控制血糖,真正地做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最近半年,我已在医生的指导下把所有降糖药都停了,定期复查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困扰我很久的胃肠不适、失眠、焦虑等症状也得到了改善。
“我们根据糖尿病管理‘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教育、监测,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情景体验感知互动式教育模式,包括游戏、竞答、角色扮演等等。”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许巧燕表示,这一改往日我讲你听抽象刻板的被动灌输式说教,耳目一新的感觉唤起群众主动求学的意愿,把“你要做什么”变成“我该怎么做”,在提高管理依从性的同时,逐步成为自己糖尿病健康管理的主角。
记者在健康管理学校看到一系列帮助患者自我管理的课程:如怎么健康饮食的“食养有道”,并发症体验的“无彩世界”,助力控糖的“快乐运动”等。此外,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举行糖尿病同伴支持活动,如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沙龙活动、糖尿病专家专题讲座、患者自学与互学等,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用药、胰岛素注射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素养。
过去很多老百姓都不愿意到社区看病,在与上级医院的合作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常需要“踮起脚来”主动对接,如今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了,患者管好了,中心和居民形成了“双向奔赴”的结果,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在社区诊治,这其中健康管理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许巧燕用“纽带”一词形容健康管理师的作用。在她看来,相较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同居民的联系更为灵活和频繁,在健康服务中加深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居民的相互了解。在医患关系之外,更是培养出了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