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学妹,我是她学长,虽然隔了很多届,但缘分还是让我们相遇。”谈起相识的起点,陈海芬脸上填满了笑意。尽管毕业年份相差甚远,但相似的职业理想让他们在临床工作中逐渐靠近。从初识时的专业探讨,到后来生活中的点滴默契,他们携手走过了11个春秋。
工作上,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互补模式——身为丈夫的陈海芬护师主“外”,在手术室争分夺秒配合抢救;在针灸科的妻子赖薇主管护师主“内”,不仅是科室的总带教,还是专科护士,用精湛技术帮助患者恢复。“遇到内科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教她。”丈夫笑着说,“她就像我的‘医学百科’。”
由于手术室昼夜颠倒、康复科周末无休,两人的工作时间常常错开,但他们却巧妙地将“交接班”模式运用到了家庭生活中。他下夜班后送孩子上学,她下班后辅导作业,无缝衔接的配合让女儿自豪地称他们为“永远不会同时缺席的超级英雄”。
“有时候我凌晨做完手术回家,她已经起床准备上班;她周末值班时,我就带孩子去公园。”丈夫坦言,双医护家庭的日常没有太多浪漫的仪式感,但每一次交接,都是无声的默契。妻子补充道:“虽然不能像普通家庭那样经常一起吃饭、旅行,但我们的职业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彼此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