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通 讯 员 张世杰
在暑假快结束时,家长就会为孩子开学做准备。
近一段时间,在东南眼科医院的小儿眼科/医学验光配镜科,每天的门诊量都超过七八百人,高峰日达1000多人。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高发化趋势,高度近视占比逐年增高。随着校园视力筛查的常态化开展,学生视力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部分学龄前儿童在入读幼儿园和幼小衔接阶段,视力问题就开始集中暴露出来。
“孩子视力不到5.0(即我们常说的1.0),是不是近视了?”东南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小儿眼科主任夏江胜副主任医师在看诊过程中,常常被家长问到类似的问题。
他解释到,6周岁前,儿童的眼睛尚处于发育阶段,多为生理性远视,只要达到同年龄的正常标准,视力与验光结果相符,并不需要刻意追求“5.0”。
但根据他近几年的门诊观察,低龄儿童的远视储备量越来越少。
按照发育进度,上大班的6岁孩子,生理性远视度数应该在100度~200度。但这个暑期,他接诊了不少准备入读幼儿园的孩子,只有1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表面上虽然还没问题,但如果不予以有效控制,可能短期内就会发展为近视。
另一部分高危人群是小升初的学生。由于处于升学阶段,不少孩子在暑假的衔接课程多,用眼压力大。
此外,青春期身体的发育也会一定程度上加速眼轴的增长。
夏江胜说,今年暑假,持续性的高温使得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大大缩减,眼睛接触自然光线的时间不足,反而增加了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机会。一“增”一“减”下,近视的风险也大大提高了。
夏江胜建议——
在清晨和临近傍晚气温较低时,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双眼接受阳光的刺激;
课程安排尽量间隔开,每节课之间安排休息时间让孩子眺望远处。
孩子近视发生前往往会出现一些“信号”,比如:揉眼睛、皱眉头、看东西凑得很近、歪头看东西,都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如果查出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或弱视、斜视等,应该遵医嘱复查,并接受相关治疗或视力矫正。